“父王,请您相信孩儿绝非一时冲动!孩儿自九岁那年在宫门外见到她,心中就只有她,这么多年来,关于她的点点滴滴、方方面面,孩儿始终默默地关注着,只是……”
说到此处,萧锦谦不禁回想起军营中所发生的事,心中顿时涌起一阵懊恼,自己恰恰忽视了她在身边的这一年多时间。
燕王妃听到此,突然间恍然大悟,脑海中想起当年曾经对儿子说过的话,她小心翼翼地试探着问,“谦儿,难道说你之前执意拒绝母妃为你精心挑选的那些姑娘,真正的原因便是一直在苦苦等着公孙小姐吗?”
萧锦谦略微有些难为情地点了点头,并轻轻应了一声:“嗯。”
燕王妃一下愣住了,她怎么也没有料到,当年自己随口用来安慰儿子的一句话,竟然会被他深深地铭记在心里,并且一牵挂就长达十多年之久。
此刻,燕王妃凝视着眼前这个如此专一且痴情的儿子,心中既感到无比的心疼,同时又充满了欣慰和喜悦之情。
她满含深情地转头望向身旁的燕王,柔声道:“瞧瞧咱们的谦儿,在这一点上可真是像极了你。”
燕王听闻此言,眼眸之中迅速闪过一丝难以掩饰的得意之色,唇角微微上扬,“哈哈,那是自然,本王的孩子岂能不像本王?”
燕王回想起那日在朝堂之上,萧锦谦为了公孙皓礼的事所做的一切,就明白了自己的儿子有多在乎公孙皓月。
他看向萧锦谦,“谦儿放心吧,父王母妃既知道了你的心意,自然会满足你的愿望。”
“多谢父王、母妃成全。”
萧锦谦抱拳谢过父母。
燕王妃夫妇满心欢喜地开始策划前往国公府提亲的各项事宜。
他们仔细商讨每一个细节,力求做到尽善尽美,让这门亲事能够顺利达成。
几日后,燕王府特意请京师声名远扬、经验丰富的媒人前往国公府提亲。
媒人是出了名的能说会道,促成过不少美满姻缘。
国公府。
当柳氏得知前来提亲的是燕世子,心中自然感到十分欣慰。
燕世子是京城赫赫有名的青年才俊,不仅风度翩翩、才华出众。
而且他有自己的府邸,不善心计的女儿嫁过去就是世子妃,可以当家作主,不用看别人的脸色过日子。
柳氏知道自古儿女的婚姻大事虽是父母之命,媒妁之言,但她是个开明的人,她希望儿女的婚姻还是要他们自己满意才好。
媒人离开后,柳氏便迫不及待地来到梧桐院公孙皓月的西厢房。